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中国,每一个探索救亡图存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在深重的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每一个探索救亡图存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用生命唤醒东方睡狮的爱国志士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哪些内容最能够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哪些内容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戊戌六君子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给你什么有益启示?

答案解析

(1)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任意一点即可)(3)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答出戊戌变法的意义即可)(4)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等(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反映了公车上书,即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在北京应试的各地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材料二中“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最能够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西学和进步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创造宽松的社会氛围,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冲击了传统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经历了由浅到深、不断深化的过程,说明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