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上有许多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繁荣,文化教育吕盛,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有许多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繁荣,文化教育吕盛,民众生活安定,历史学家称之为治世。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治世局面]

(1)下列材料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摘编自《隋书》译文)

(2)下列材料中“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请写出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

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译文

(3)下列材料中杜甫写的是哪位皇帝时的盛况?为这一盛况奠定 基础的是哪位皇帝?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分析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

答案解析

(1)隋文帝。农业。(2)唐太宗;魏征。(3)唐玄宗;武则天。(4)政治统一稳定;统治者重视民生,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谐发展;对外实行开放和兼容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答出4点即可)

(1)根据材料 “隋统一全国、老百姓各安其业、皇帝下令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所以“皇帝”指的是隋文帝,材料反映出隋文帝在农业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的效果。(2)根据材料中“贞观",可知与唐太宗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他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3)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可知与唐玄宗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4)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环境统治者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对外关系、经济等方面总结作答即可。如,政治统一稳定,统治者重视民生,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谐发展;对外实行开放和兼容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