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1)如图: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制度层面上包含了哪两大历史事件?第三层面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使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场运动的重要地位。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了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此材料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答案解析

(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层面(2)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4)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1)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学习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国近代化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近代中国在学习制度层面上包含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大历史事件。材料一图片中第三层面空白处应该填写思想文化层面。(2)根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3)据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知,这场革命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4)根据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德先生”即“Democracy”,意为“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即“Science”,意为“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它们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