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申屠献鼎

题目描述

【题目】申屠献鼎

宋濂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普生物也,乃曰:“敦其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辩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

【注释】①云璃(chī)小指鼎上所雕的云和璃的图形。璃是传说中一种似龙而无角的动物。②烂如:明亮有光彩的样子。如,形容词词尾。③金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④淬(cuì ):铸造器物时把它烧红,浸人水中,以增加硬度。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呼金工象而铸之  象:(_____)                   

贵人宝之       宝:(______)

第不知孰真耳    孰: (_____)                    

与敦所有者略类  类:(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2)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申屠敦遭遇的看法。

答案解析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     作者:宋濂          年代:明参考译文:洛阳平民申屠敦有一个汉朝古鼎,是在长安一条深河中获得的。鼎上云和璃的图形交互错杂,花纹熠熠发光。西邻的鲁生看见铜鼎后很是喜欢,请铜匠模仿它铸造了一个。用一种特殊的药液淬火后,埋入地洞中藏了三年。铜鼎受到泥土和药液的腐蚀,表面上开始生锈,与申屠敦的汉鼎大致相类似。一天早上,鲁生拿着假鼎献给权贵人,贵人竟视为宝物,大宴宾客时拿到席间让大家赏玩。申屠敦碰巧也在座,心中知道是鲁生的假东西,就(对权贵人)说:“我也有一个古鼎,外形同你的鼎极为相似,只是不知道哪座是真的。”权贵人让申屠敦把鼎拿来看看,看了半晌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气愤不过,(与他们)论理不止。众人群起羞辱他。申屠敦无奈,闭口不再作声。回家后,(他)感慨地说: “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龙门子听了笑着说:“敦认识的有什么晚的?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注意 “宝”是词类活用,在这里译为以…为宝。【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次第”,一个接一个;“咸”,都;“诚”, 确实、实在;“势”,权势;“易”,改变。【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文中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鲁生弄虚作假、以伪充真的骗子行径,众宾客冒充内行、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