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2:52:33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摊丁入亩”这一赋税制度,草创于明代,普遍实施于清代。清朝建立之初,战火仍然蔓延,百姓死伤流亡者甚多。山河残破,经济凋蔽。且阶级矛盾十分严重,国内大小起义暴动数十起。清朝统治者为了招抚流亡,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毅然抛弃了关外的赋役制度,看中了前朝曾经小试过的“摊丁入亩”制度。自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后,清王朝在中原的军事威胁已不存在,但是其入主中原的政治合法性仍屡遭怀疑,这就是来自那些意图复辟明王朝的“遗老”们的非议与讥诋。要彻底孤立他们,就需要政治、经济双管齐下,政治上高压震慑,即后人熟知的兴文字狱;经济上迂回徐进,先是频繁蠲免钱粮,继则“永不加赋”,借助宽松优容的赋税政策来团结中下层民众,瓦解“遗老”们的社会基础。到康熙后期,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又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不少人丁聚而复逃,“丁额缺,丁银失,财政徭役以丁,稽查为难,定税以亩,检核为易”。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放松对户籍的控制,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论丛》

(1)根据材料,概括清代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清代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作用。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清朝建立之初,战火仍然蔓延,百姓死伤流亡者甚多”可归纳为清初战争频繁,人口大量减少;根据材料“山河残破,经济凋蔽”可归纳为经济残破;根据材料“阶级矛盾十分严重,国内大小起义暴动数十起”可归纳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根据材料“看中了前朝曾经小试过的‘摊丁入亩’制度”可归纳为借鉴明代赋役制度改革的经验;根据材料“借助宽松优容的赋税政策来团结中下层民众”可归纳为笼络人心的需要;根据材料“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又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可归纳为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大量流失,难以按人丁收税。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可归纳为废除人头税,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放松对户籍的控制,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可从社会秩序、财政收入、减轻贫民疾苦等方面分析其作用,言之有理即可。整体分析:本题引用清代赋税制度改革的材料,设置三个问题,涉及改革“背景”“特点” “作用”的考查,难度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关于改革史的内容,常见题型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比较不同、 说明特点、指出原因、评述/评析观点、思考启示等等。

(1)背景:清初战争频繁,人口大量减少;经济残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借鉴明代赋役制度改革的经验;笼络人心的需要;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大量流失,难以按人丁收税。特点:废除人头税,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2)作用:按土地多少收税,有利于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放松对户籍的控制,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迁徙和经济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