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世纪中期开始,列强的侵略让大清王朝开始风雨飘摇。中华民族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中期开始,列强的侵略让大清王朝开始风雨飘摇。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1)材料一中马克思评价的是什么事件?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2)据材料二分析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写出洋务运动的口号和地位。

材料三  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康有为: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

光绪: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有为: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日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光绪:同意其建议。

——摘编自茅海建《自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法》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变法”主张?

材料四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4)根据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的两条影响。

 

答案解析

(1)事件: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2)目的:与外商竞争,获取利润;支持军事工业发展口号:“自强”和“求富”;地位: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变法主张”:改革政治制度(4)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者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各种实业集团纷纷出现)

(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1853年”可以推断是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56年,从材料“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是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2)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可知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与外商竞争,获取利润,同时支持军事工业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制度”可联系所学知识,康有为的主张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康有为的主张是变革社会制度。(4)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从材料中“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材料“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可知辛亥革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