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友好往来礼为先。

题目描述

【题目】友好往来礼为先。

材料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大闹航班……”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被海外一些媒体归纳为中国游客的通病。

材料二:2013年7月31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发出的《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中指出:中国人出境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的形象,都会构成外国人认识中国的感性材料。每位游客都应以文明言行为自己加分,为中国添彩。

材料三: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播出宣传讲文明、礼仪公益广告片,通过展示文明礼仪的图片呼吁公民“文明中国礼”。

(1)(情景体验)阅读材料一后,让你感到最心痛的是什么?

(2)(问题探究)材料二中“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一言一行都会构成外国人认识中国的感性材料。”据此谈谈为什么要讲礼仪?

(3)(行为提升)“文明中国礼”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就个人礼仪来说应做到哪些?

答案解析

(1)这些中国游客不讲文明礼仪的行为损害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3)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多方面。

(1)本题主要考查文明有礼,属于开放性性问题,围绕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的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些中国游客不讲文明礼仪的行为损害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2)本题主要考查文明有礼,属于开放性性问题,本题可以从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和国家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从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