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5:25:39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表现:依据材料一“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胜利:依据材料二“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是汉武帝“罢剿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结合所学从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以及提出的新观点回答。(3)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先秦儒学、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以及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回答。

(1)表现: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胜利:汉武帝“罢剿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