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19:31

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材料二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答案解析

(1)同:根据“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概括得出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根据“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根据“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异:根据“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得出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根据“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得出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2)时代背景:根据“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得出20世纪10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掀起了白话文运动。根据“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

(1)同: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异: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时代背景:20世纪10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其中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出“废汉字”的主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