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外历史上经济领域的发展和经济状态的变迁构成了波澜壮阔的经济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外历史上经济领域的发展和经济状态的变迁构成了波澜壮阔的经济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春秋战国到近代,男耕女织的综合型的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租佃农还是自耕农,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且小农业经营与家庭手工业经营相结合,也就是小农将粮食与衣服这两大需要的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个体家庭经营中。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自11世纪,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

——摘自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特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与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现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上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三  自德国统一以来,德国的兴衰往往左右甚至改变了欧洲局势的走向和格局。曾经“德国的欧洲”显示了德国称霸欧洲、一心要统治欧洲的野心,战后,“欧洲的德国”使战败后的德国迅速兴盛统一。

——摘自伍贻康《“德国问题”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

材料四  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

——国际锐评《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经济与西欧庄园经济有何相同之处?这两种经济形态是如何被打破的?

(2)结合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说明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并简述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背景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德国是如何从“德国的欧洲”转变为“欧洲的德国”的?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态度的原因?

答案解析

(1)自给自足;独立封闭。鸦片战争以后,外敌入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租地农场主出现,资本主义的发展。(2)借鉴;西方先从轻工业开始,苏联从重工业开始,帝国主义的包围。(3)一战、二战以前和战时,德国谋求欧洲霸权甚至世界霸权;二战后,德国积极参预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统一和强大。(4)变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国美建交,合作中有竞争;近年以来,美国发动贸易战,遏制中国。原因:综合国力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能实现。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中“无论是租佃农还是自耕农,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且小农业经营与家庭手工业经营相结合;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可知:中国古代经济与西欧庄园经济的相同之处是,自给自足、独立封闭。前者被打破,是鸦片战争以后,外敌入侵,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解体;后者是14世纪以后,租地农场主出现,资本主义的发展,庄园经济解体。(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原先的怀疑态度特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可知: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西方先从轻工业开始,苏联从重工业开始,这是因为苏联被帝国主义的包围,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中“曾经德国的欧洲显示了德国称霸欧洲、一心要统治欧洲的野心,战后,欧洲的德国使战败后的德国迅速兴盛统一”可知:一战、二战以前和战时,德国谋求欧洲霸权甚至世界霸权;二战后,德国积极参预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统一和强大。(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中“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生的变化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国美建交,合作中有竞争;近年以来,美国发动贸易战,遏制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态度的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能实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