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外埠老人享受同城待遇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
题目描述
A市外埠老人享受同城待遇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在社会优待中,同城的外埠常住老年人要享有与本市老人同等的待遇。适应新法要求,A市政府民政局首先对“常住”这一概念做了界定。该局负责人说,经过论证和调查,决定以6个月作为衡量是否属于“常住”人口的标准。满足条件的60岁以上外埠老年人,就可以到居住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办理老年优待证。然后,该市民政局把之前统称为“社会优待”的项目重新细分。此前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的11个优待项目,被细分为9个优待项目和2个福利项目。2013年7月起,外埠来A市常住的老年人,按规定可以享受与具有A市户籍的老年人同等的9项社会优待;除高龄津贴和养老助残券2个福利项目外,65岁以上者还可免费乘公交车等。(1)什么是公共政策的公平目标?(2)结合本案例,分析A市政府民政局制定的优待和排除措施是否公平。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什么是公共政策的公平目标?公平即每人或每个群体得到同样的利益。(1分)就分配而言,它总会涉及三大内容:第一,从分配对象看,它涉及谁有权得到分配、不同层级如何分配、不同群体如何分配等问题;(1分)第二,从分配物来看,它涉及可分配物的范围和价值等问题;(1分)第三,从分配过程来看,它涉及竞争机会是否平等等问题。(1分)我们还可以把这些问题归纳为三种公平:第一是机会公平,即每人都有同等的获取分配物的机会,但不保证每位最终都能得到。(1分)第二是分配公平,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分配物对于一定范围的人群是一样的,但对于该范围以外的人可能就不同;(1分)二是在不同的个体或集体之间是平等的,但对这些个体的背后或群体内部的每个人来说则可能并不平等。(1分)第三是最终状态公平,即社会能够充分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偏好、实际需求和价值追求。(1分)(2)结合本案例,分析A市政府民政局制定的优待和排除措施是否公平。6-280分析要点:A市政府民政局采取的政策是公平的,原因如下:(1)A市政府民政局这一政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落实,从本市具体情况出发,扩大了享有优待措施的老年人群的范围,使外埠常住老人得以享有与本市老人的同等的社会优待。(4分)(2)A市部分外埠老人可能已经在外地享有高龄津贴和养老助残券等福利,如果在A市再次享有这种福利,就会造成新的不公平,所以A市政府民政局的排除措施是得当的。(3分)教材章节/页面:6-280
相关试题
简述差异化战略的适用条件。
依1986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
下列人员中适用最低丁资标准的情形是 ( )A
玉华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向A公司购入有表
简述供应商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涵盖的方面。
每年一度的爱牙日是A5月31 日B6月 6日
简述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特征。
下列关于家庭饮食卫生与营养的指导,不正确的是
下列哪些情形无需认证 ( )A两国间有双边协
用来测度变量取值分布中心的指标有A算术平均数
如果条约所载规则是对国际习惯法的确认或嗣后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 )、( )、( )
下列各项属于基础金融工具的是()A商品期货B
民事诉讼中的主管要解决的问题是( )A人民法
学前超常儿童在幼儿园有哪些典型表现?请至少列
名词解释:“三藏”
大宗农副产品、矿产品习惯于A按长度计算B按数
为保证产品的服务能得到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
名词解释题:立法解释
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