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3:45:28

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罪)而无耻(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矩)。

——摘自《论语》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摘自《荀子·大略》

材料二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据《隋书》

材料三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唐朝官修支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据材料一,从德(礼)刑(法)关系角度分别指出孔子和荀子政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周法律制度的主要弊端。

(3)根据材料三,概括隋文帝法律制度改革的内容,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答案解析

(1)本小问特点,注意是从德(礼)刑(法)关系角度.根据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罪)而无耻(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矩)”,说明孔子主张重德轻刑(德主刑辅);根据材料一“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说明荀子主张刑德(礼法)并重.(2)依据材料二“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归纳回答。(3)第一小问内容依据材料三“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从缓和社会矛盾、推进文明进步等角度思考回答。

(1)孔子:重德轻刑(德主刑辅);荀子:刑德(礼法)并重。(2)严刑峻法、法律数量多、律令杂乱。 (3)内容:废除苛刑,减轻刑罚;兼收前代律令、择善而从;删繁就简,简化法律条文。意义:减轻刑罚,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