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壁画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一场经济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中国人民在这场变革中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

(4)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中国制造面临创新能力不足、能源消耗高、环境恶化等问题,针对上述某一问题,提出你的一条建议。

 

答案解析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第一个五年计划。(2)大跃进。(3)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围绕科技创新、重视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任一方面提出建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根据表格可知,建国初,我国的工业产值,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连印度也赶不上,说明了我国工业基础薄弱。针对工业落后的现状,我国为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于1953年编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2)结合材料二漫画和文字以及所学可知,肥猪赛大象这种现象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农业上的表现出来的浮夸风盛行;全社杀一口中的“社”指的是同一时期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人民公社。壁画主要体现的运动就是大跃进运动。(3)根据题干“20世纪最后20年”指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的20年,改革开放是的成果是卓有成效的。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根据题干要求,从相应的立场提出合理建议,如从科技创新、重视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