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0:47:03

人民日报社记者马跃峰采写的新闻故事《老郭脱贫记》,获得第二十

题目描述

【题目】人民日报社记者马跃峰采写的新闻故事《老郭脱贫记》,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让我们一起来品读! (有删减)

     贫困户吃低保,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老郭却总想让出去:“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老郭叫郭祖彬,是河南封丘县王村乡小城村农民....了还(儿子两次大手术)钱,他到天津打工六七年,窟窿没补上,还落下脑梗病。乡邻们忧心地说:“老郭脱贫一猴年马月的事!”....老郭来说,(政府)安排公益岗位,每月挣400元;孙子享受教育补助,每年1000元;儿媳转移就业卖手机,每月工资1500元。全家享受人身意外险、医疗补充险,阻断“因病致贫”。政府“完了底”,致富靠自己。封丘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1个,户均可享产业扶贫资金8000元。村支书郭祖良选定种植中药村,请来中医药大学教授,测土、配方。老郭一听,第一个报名。

    老郭算了笔账:4.5亩药材,纯收入1.8万元。自己在合作社干工,可挣500元;儿子开车耕地,也能收入3600元。加上养猪,全家年收入5.6万元,家里6口人年人均纯收入9300多元。

(1)“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老郭一听,第一个报名...从老郭的言行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具有哪些优 秀品质?

(2)结合材料分析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扶贫措施帮助老郭脱贫。(3)结合材料说明实施精准扶贫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材料中的老郭脱贫靠自己的劳动,不等不靠国家,第一个报名参加扶贫项目,说明他具有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有责任感、自强不息,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只要学生回答的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认真阅读材料,“(政府)安排公益岗位”---就业扶贫;“孙子享受教育补助,每年1000元”---教育扶贫;“全家享受人身意外险、医疗补充险”---健康扶贫;“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1个,村支书郭祖良选定种植中药村,请来中医药大学教授,测土、配方”---产业扶贫。只要学生概括的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认真考虑“这件事对谁或对哪些方面有意义”。经过认真思考可以看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对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对缩小贫富差距、对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有重要意义。只要学生从上述角度中任选三个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1)勇对挫折、坚强意志、自强不息、承担责任、艰苦奋斗等。  (2)就业扶贫(安排公益岗位、转移就业)、健康扶贫(享受人身意外险、医疗补充险)、教育扶贫(孙子享受教育补助)、产业扶贫(种植中药材)等。  (3)①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