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18:17

20世纪20年代起的约七十年里,苏联的建设道路影响深远,发人

题目描述

【题目】20世纪20年代起的约七十年里,苏联的建设道路影响深远,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三  计划就是法律。

——沃兹涅辛斯基(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苏联工业总产量位次变化表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量

5

3

2

2

1

 

 

——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

材料四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材料五  2000年,俄罗斯社会和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做的民意调查结果如下:14.6%受访者:20世纪俄罗斯的成就超过其他任何世纪;13.2%受访者:这是俄罗斯最不成功和最困难的一百年;2/3受访者: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遭受了空前损失

——据吴恩远《“关于苏联解体教训”一些流行观点的检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用冲动的办法”的是哪一经济政策?“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这一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能“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式的经济有哪些弊端?

(4)材料五中,哪个观点比较客观?它符合怎样的评价方法?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1921年”和“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可知,列宁“用冲动的办法”是指新经济政策;联系所学可知,在农业方面的举措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联系所学和材料中的“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来回答;苏联能“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的原因,可以根据“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等信息和所学,从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来回答。(3)苏联式经济体制的弊端,可以根据材料四中的“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等信息和所学,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从农民那里拿走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等方面来回答。(4)联系所学可知,“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遭受了空前损失”最为客观;这是一分为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观点。

(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与作用: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可以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3)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从农民那里拿走东西过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4)“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遭受了空前损失”最为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