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19:01:04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典故相传出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杨朱。《

题目描述

【题目】“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典故相传出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杨朱。《列子·杨朱》中评价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由此可知杨朱的观点接近于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

答案解析

材料中的“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反映的是顺其自然的“无为”主张,与老子思想接近。故答案为C项。孔子主张“仁”,墨子主张“兼爱”,都不会赞同杨朱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做法,排除A、B项;韩非主张实行君主专制,而依据题干中的“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可知,杨朱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排除D项。

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