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依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民族、汉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归纳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交融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北魏迁都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

(3)依据材料三,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

材料四  孝文帝迁都前对大臣说“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正是想让你们的子孙后代逐渐接受好的风俗、博见多闻)”。

——《资治通鉴》

(4)为了达到“渐染美俗,闻见广博”目的,孝文帝推行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1)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2)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耕生活方式;汉民族学习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3)由平城迁都到洛阳;(4)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与汉人通婚。促进北魏实力增强,促进北方民族交融,为隋唐繁荣的经济文化奠定基础

(1)依据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夏民族、汉族是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用牛耙地图、北魏帝王出御图、汉人胡食图、胡旋舞扁陶壶等,可知涉及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方面的相互学习。因此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交融的主要内容,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农耕生活方式;汉民族学习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都城地点由平城迁都到洛阳。(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达到“渐染美俗,闻见广博”目的,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如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与汉人通婚。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实力增强,促进北方民族交融,为隋唐繁荣的经济文化奠定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