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什么?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大事图表

历届人大立法情况

历届人大

 立法数量(条)

 五届人大

 60

 六届人大

 63

 七届人大

 87

 八届人大

 117

 九届人大

 113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效,20世纪末,我国提出了怎样的“法治”目标?

 

答案解析

(1)依法治国;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依法治国.(3)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及法律宣传;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法可依.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的“‘法治’即法的统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可以读出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依法治国。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分析材料二的“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可以总结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依法治国。(3)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及法律宣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我国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20世纪末,我国提出有法可依的的“法治”目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