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9:45:55

考察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特点,有利于深层次的认识明清

题目描述

【题目】考察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特点,有利于深层次的认识明清社会的发展全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摘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摘自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0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所占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所占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因此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中国经济规模依然居世界经济地区之首,其地位远远超过今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摘自李伯重《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趋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经济发展对思想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西方经济的本质不同。

 

答案解析

(1)特点,据材料一“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即可从全国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包买商等方面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启蒙思想指出明末清初经济发展对思想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2)因素,据材料二“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购买土地、供应子孙、科举入仕等方面指出当时“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重农抑商政策的角度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原因。(3)观点,据材料三“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中国经济规模依然居世界经济地区之首,其地位远远超过今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即可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角度指出当时中西方经济的本质不同。

(1)特点:全国商业市场发达;出现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影响:出现黄宗羲、顾炎武等具有反专制的启蒙思想。(2)因素:资本或用于购买土地,或用于供应子孙科举入仕。原因:重农抑商。(3)主要观点: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快,经济规模居世界之首。(或: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总量、增长速度超过欧洲)。本质不同: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