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蔡襄《端明集》

材料二  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B前期,四川地区出现“C”,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的纸币。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

(1)根据材料一可推定北宋推行了怎样的政策?

(2)材料二中的“B”和“C”处分别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的这种文学形式被称为什么?请写出在这种文学形式上,和苏轼同为豪放风格的南宋著名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归纳一下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

 

答案解析

(1)重文轻武。(2)B北宋;C交子。(3)词;辛弃疾。(4)政治上重文轻武;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学发达;政权并立、战争频繁;民族融合等

(1)根据材料“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文士”,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文轻武,推行文人治国的理念。(2)结合所学可知,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B是北宋,C是交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的形式自由灵活,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苏轼与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生活在南宋,年轻时在北方参加过抗金斗争,到南方以后,一直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4)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两宋时期进行了介绍,可知两宋时期政治上重文轻武;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学发达。再结合所学可知,两宋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战争频繁,同时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