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七年级(6)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古活动,请你也来做一个“

题目描述

【题目】七年级(6)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古活动,请你也来做一个“小小考古家”,加入他们的研究和学习。

答案解析

(1)夏朝(2)周(或西周)(3)甲骨文;商(4)司母戊鼎(5)铁制(或铁器);牛耕(6)秦;统一度量衡

(1)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及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打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饰,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白陶鬹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因此,题干空处填写:夏朝(2)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及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簋是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大战中,大败商军。商朝灭亡,建立了西周。因此,题干空处填写:周(或西周)。(3)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及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如征战、狩猎、疾病等,都要占卜以问吉凶,然后将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称为卜辞,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已经是读的甲骨文单字有1000多个,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此,题干空处填写:甲骨文;商。(4)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及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铸造出大型器物。 如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因此,题干空处填写:司母戊鼎。(5)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及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河南辉县就出土了战国铁犁铧。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因此,题干空处填写:铁制(或铁器);牛耕。(6)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及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因此,题干空处填写:秦;统一度量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