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7:46:31

变革与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变革与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材料二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

(1)变化:根据“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概括得出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根据“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得出增加考试环节;根据“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得出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不同: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选官注重血缘门第。(2)创新:根据“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得出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根据“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得出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根据“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得出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历史作用:根据“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得出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所学,行省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1)变化: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增加考试环节;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不同:注重血缘门第。(2)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历史作用: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