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  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推祟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我国应采取怎样的治国方略?

答案解析

(1)局面:百家争鸣;学说:法家。(2)治国思想:儒家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太学;重用儒生;(答对一点即可)(3)治国方略:德治和法治相结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因此法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居于主导地位。(3)根据材料三“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我国应采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