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1978―2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怎样的局面?为改变这一局面,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经济变化的主要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以外的其它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请用科技、法制和外交领域各一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通过以上回答,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局面: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水平非常落后。重大措施:编制和实施第一个五个计划。(2)主要趋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3)科技: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法制: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制定《民法通则》等。外交: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加人亚太经合组织等。(4)认识: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等。

(1)根据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水平非常落后;为改变这一局面,1953年党和政府开始实施第一个五个计划。(2)根据材料二《1978―2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概括我国经济变化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20年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3)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以外的其它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用科技、法制和外交领域各一相关史实加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法制: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制定《民法通则》等。外交: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加人亚太经合组织等。(4)通过以上回答,谈谈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制定政策一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等(意思相近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