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6:58:48

关注创新,分析说明。

题目描述

【题目】关注创新,分析说明。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一次把创新提高到发展全局核心和基点的新高度,确立创新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创新提高到发展全局核心和基点的新高度。是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哪一重大科学论断的诠释和贯彻?

材料二:“纵观科技发展轨迹,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分析材料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邓小平这一重大科学论断的。

材料三:①有探究事物的“秘密”的好奇心,如,把家用电器拆开探究竟;②以“成绩”论英雄;③勇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如,在回答学习中问题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盲从,不苟同;④凡是问题要有“标准”答案;⑤学习上缺乏独立思考的“从众”行为;⑥积极参加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达到了着迷的程度。

(3)在学习这个问题上,材料三中的哪些做法有利于我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答出序号即可)

答案解析

(1)本问是对从材料中概括观点能力的考查。仔细研读题文材料,联系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把创新提高到发展全局核心和基点的新高度,这是对科技的高度重视,符合邓小平理论中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据此作答。(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材料中,“纵观科技发展轨迹”,这是在通过历史经验的角度来阐述科技的重要性;“当今世界”,这是在通过现实发展的角度来阐述科技的重要性;“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在通过未来发展的角度来阐述科技的重要性。(3)我们要培养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要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材料中的①③⑥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体现;④⑤是缺乏创新精神的体现;②不能体现出创新精神。据此进行回答。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材料中概括观点能力的考查)(2)历史经验的角度;现实发展的角度;未来发展的角度。(或,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角度)(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3)①③⑥(命题主旨: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