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他们以为由一个封建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封建主义的束缚就会解脱,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三  在1840年一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特点,并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

(2)材料二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举例2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的代表人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结合知识,指出中国开始“沉沦”和完全沉沦“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1901年以后,孙中山等人是如何为挽救民族危机积聚力量的?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经历了怎样的近代化历程?

答案解析

(1)特点: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面向市场;目的:与外商竞争,获取利益;支持军事工业。(2)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等(3)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创办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发动武昌起义等。(4)从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1)根据材料一“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可知,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特点是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面向市场。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可得出与外商竞争,获取利益;根据“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可得出支持军事工业。(2)据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他们以为由一个封建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封建主义的束缚就会解脱,这只能是一种幻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指的是戊戌变法.19世纪末期,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思想,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3)根据材料三“在1840年一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开始“沉沦”指的是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沉沦“谷底”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以后,孙中山等人是为挽救民族危机积聚力量的努力有创办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发动武昌起义等。(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成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积极宣扬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从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