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治。
题目描述
【题目】走进法治。
在“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期间,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开展学习宣传宪法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法治新闻: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及其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参加宣誓人员范围、宣誓形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9月18日, 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1)这一新闻内容蕴含了哪些道理。
维权故事:某地国土部门征用部分居民的住宅用地。为赶工期,城建部门在补偿协议尚未签订的情况下,发出了拆迁通知。李老伯接到拆迁通知后,心里很不平衡,当城建拆迁人员到来时,李老伯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拆迁人员据理力争:“你们违反了宪法规定,我可以告你们!”在有关部门的调节 下,李老伯与承建人员进行了协商。最后,双方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拆迁得以顺利进行。
(2)请对李老伯的言行进行评价。说明城建部门应有怎样的反思。
(3)上述事件对落实我国的基本方略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回答诸如“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之类的问题,需要我们围绕着“为什么”“是什么”“说明了”“怎样做”等角度,看看具体和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能够重合,概括下来,形成问题的答案。题文中,国务院及其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这说明了一切组织个人与宪法的关系、国家工作人员如何对待宪法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2)依据题文描述,城建部门在补偿协议尚未签订的情况发出拆迁通知。这是没有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办事的体现。李老伯手持宪法与拆迁人员据理力争。这体现了李老伯具有强烈的宪法意识,能够依法维权,懂得运用宪法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据此进行回答。(3)材料主要向我们说明了宪法与公民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宪法在我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此,在实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实行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做到依宪治国。
(1)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国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2)李老伯具有很强的宪法意识和维权意识;知道以宪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3)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做到依宪治国。
相关试题
3753下面哪些项属于节水型单位建设的节水管
关于黄石市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是
(单选题)对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诊断最有价
(单选题)学校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
下列选项中,属于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有(
【标准答案】在Excel工作表中,A5单元格
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把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同年
秦始皇军事上统一中国后,又推行一系列措施有力
官方媒体
有关可乐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不属于硬腭部软组织特点的是()。
离婚证是证明婚姻关系已经解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
什么时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与响应时间相关的因
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时极钻牛角尖,
目前,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全部是商业
网络连接地理范围较大,在大范围区域内提供数据
电气事故可分为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而且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