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之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哪一学派的思想?

(科技之美)

材料二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有一项发明既能体现“变废为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重要条件

(2)材料二中“变废为宝”的发明是什么?为这项发明成果的使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文化之美)

材料三 

(3)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最完备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什么时期?图二中秦朝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的字体是?

(艺术之美)

材料四 

(4)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能够反映当时历史的特征。材料四两幅壁画反映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哪一历史特征?

 

答案解析

(1)百家争鸣;以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儒家学派。(2)改进造纸术;蔡伦。(3)商朝;小篆。(4)民族大融合。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百家争鸣;第二小问: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济世良方,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第三小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儒家学派的思想。(2)材料二中“变废为宝”的发明是改进造纸术;为这项发明成果的使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蔡伦。(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商朝时期;第二小问:图二中秦朝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的字体是小篆。(4)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能够反映当时历史的特征。材料四两幅壁画反映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特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