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中国,人们在苦难中追求着美好的生活。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人们在苦难中追求着美好的生活。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主题一:状元创业

材料一  其时, 南通等地“风气未开”,股款难集,而地方官员又多习难,张謇几次走投无路,“泪水如潮水一样涌出来……”但他丝毫没有动摇……

——熊秋良: 《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敬业精神》

主题二:服饰变革

材料二   《湖北学生界》有一篇文章宣扬说,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踔(chuō)厉,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强种云云。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主题三:广告之变

材料三  清末《申报》广告中宣传的商品主要是药品,书刊很少,插图中女性形象极少……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后半年时间内,女性频繁出现在报纸广告中,所贩卖的商品开始向学校招生、书籍等方面延伸,体现了当时妇女解放的思潮影响女性走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囚笼,开始接触社会,学习新式知识。

——李文瑾、都凌霄:《五•四时期报纸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申报>为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阻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什么思想支撑着张謇“丝毫没有动摇”?

(2)根据材料二,文中对西装持何观点?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五四运动前后,《申报》 广告出现了什么变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阻挠:地方落后,思想封建,股款难集;地方官员刁难;思想:“实业救国”(2)赞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向往,革命党人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心情,凸显了服饰的社会功能.(3)变化:广告中涉及女性的内容由少到多,涉及的女性生活领城也更广泛;原因: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女性地位的提高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1)第一小小问,根据材料一“其时,南通等地‘风气未开’,股款难集”可归纳出地方落后,思想封建,股款难集;根据“而地方官员又多习难,张謇几次走投无路”可归纳出地方官员刁难。《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思想支撑着张謇“丝毫没有动摇”,《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2)根据材料“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蹲厉,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强种云云”可知,材料对西装持赞赏态度。材料对西装的赞赏观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向往,革命党人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心情,凸显了服饰的社会功能。(3)据材料三“《申报》清末的广告涉及女性的非常少,广告中宣传的商品主要是药品,书刊等。插图中女性形象极少。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后半年时间内,女性频繁出现在报纸广告中,所贩卖的商品也不仅仅局限于女性药品、美容化妆等领城,开始向学校招生、书籍、钟表等方面延伸。”可知,《申报》广告中涉及女性的内容由少到多,涉及的女性生活领城也更广泛。根据“当时妇女解放的思潮影响女性走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囚笼,开始接触社会,学习新式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女性地位的提高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