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组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哪一民族?因此他们被后人尊崇为什么?

(2)春秋时期民族间矛盾有所发展,强大的诸侯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这种争霸战争对民族关系有什么影响?

(3)列举两个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名称。

(4)哪位君主推行哪些汉化措施既促进了民族交融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产生了什么影响(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华夏族;人文始祖。(2)名义:“尊王攘夷”;影响:中原的“诸华”“ 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3)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4)北魏孝文帝;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5)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2)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在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 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3)依据所学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推动和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4)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依据所学可知,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