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34:39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

题目描述

【题目】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材料二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同时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被革除。他要求民间称呼官员均学习西洋或东洋,称为“先生”或“君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司厅称呼文》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材料五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社会革命主要内容是什么?具体办法是什么?

(2)材料二确立了什么政体?概述材料二颁布的重大意义。

(3)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材料三、四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4)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0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纪念性、示范性学校,为了维护中华民国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在这之前,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哪些努力?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的主张,也即平均地权。据所学可知其具体内容为: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2)材料所述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其内容“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员副署,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可知临时政府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意义。(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孙中山主张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废除原有的封建等级观念等旧有的社会习俗,体现了其提倡平等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对社会习俗的改革,促使人们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放。(4)本题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妄图复辟帝制,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等,但这一系列斗争均以失败告终,促使了孙中山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1)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具体办法: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2)政体:民主共和政体;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3)思想: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提倡国民平等。影响:促使人们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放。(4)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