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02:57:23

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

题目描述

【题目】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

A.客观物质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目的计划性

答案解析

A: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材料没有体现客观物质性,A不合题意。B: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不合题意。C: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不相同,C符合题意。D:材料没有体现实践的目的计划性,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