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

题目描述

【题目】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图二中两人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材料二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梁启超这样评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任选一方面予以说明。

答案解析

(1)邓世昌;《马关条约》;(2)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日本:实行改革,求新图强。(相似即可)(3)政治上促进了资产阶级的觉醒,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经济上提倡“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努力使国家富强。如张謇等的行为。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邓世昌;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清政府封建制度的腐朽;日本实行改革,求新图强。(3)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政治上促进了资产阶级的觉醒,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经济上提倡“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努力使国家富强。如张謇等的行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