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公问晏子曰:“威当世而服天下,时耶?”晏子对曰:“行也。”公曰:“何行?”对曰:“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重士民之死力者,能禁暴国之邪逆;听用贤者,能威诸侯;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不能爱邦内之民者,不能服境外之不善:轻士民之死力者,不能禁暴国之邪逆;愎谏①傲贤者之言,不能威诸侯;倍②仁义而贪名实者,不能威当世。而服天下者,此其道也已。”而公不用晏子退而穷处。

公任勇力之士,而轻臣仆之死。用兵无休,国罢③民害,百姓大乱。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愎谏:固执己见,不听劝谏。②倍:通“背”③罢:通“疲”。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

而公不用晏子退而穷处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听用贤者,能威诸侯。

【3】文中庄公没有采用晏子的言论,从而导致了“①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的后果,可见

能够“威当世而服天下”的治国良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庄公没有接受晏子的意见,晏子辞职隐居。故句子划分为:而公不用/晏子退而穷处.【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关键词:听:听信。用:任用。威:树立威严。【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第一空根据第二段不难提取“国罢民害,百姓大乱”。导致国家疲敝,百姓遭殃。天下大乱。第二空根据晏子的话“行也”“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重士民之死力者,能禁暴国之邪逆;听用贤者,能威诸侯;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即施行仁政,以德治国。译文:齐庄公问晏子说:“威震当世而使天下归服,是时运吗?”晏子回答说:“是行为。”庄公问:“什么样的行为?”回答说:“能够爱护国内民众的国君,能使境外心怀叵测的人归服;能够重视百姓付出的劳苦的国君,能够消除国内的邪恶逆乱;能听取中正之言任用贤人的国君,能威慑诸侯;施行仁义而乐于为百姓谋利的国君,能够使天下归服。不能爱护国内人民的国君,不能使境外心怀叵测的人归服;轻视百姓劳苦的国君,不能消除国内的邪恶逆乱;不能听取劝谏怠慢贤人的国君,不能威慑诸侯;背弃仁义而贪图名与利的国君,不能威慑当世。想使天下归服,这是其必然之道啊。”庄公没有接受晏子的意见,晏子辞职隐居。(庄公)任用勇力之士,而轻视臣仆的生死,不断发动战争,国家疲敝,百姓遭殃。天下大乱。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