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运动?这一运动先后提出了什么口号和主张?

材料二:谭嗣同,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所著的《仁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2)谭嗣同因为参加哪一政治运动而牺牲?这一运动的领导人是谁(列举一人)?

材料三:2016年,习近平在《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3)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洪秀全领导了哪一运动?他领导的这一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4)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该政党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四:陈独秀曾说:“我们认为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5)材料四中的“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前期“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3)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4)中国同盟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5)“民主”与“科学”;《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1)依据材料一“它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分析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企业。(2)依据所学可知,谭嗣同因为参加戊戌变法而牺牲;1898年6月至9月,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史称“戊戌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等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有康有为、梁启超等。(3)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洪秀全领导了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4)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5)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所以材料四中的“这两位先生”指的是“民主”与“科学”, 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