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弘扬传统文化,重温民族精神,传播时代新声。阅读下列材料,根据

题目描述

【题目】弘扬传统文化,重温民族精神,传播时代新声。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孔子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最能体现他的教育观点的语句是 (  )

A.守株待兔  B.塞翁失马  C.刻舟求剑  D.有教无类

(3)他的思想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有用?请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4)依据材料三,指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春秋晚期。儒家学派。《论语》。(2)D(3)有用。“温故而知新”对学习有帮助。(4)“以德治国”。“仁”。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整理孔子的言论编成《论语》,《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大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最能体现孔子的教育观点的语句是有教无类。(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有用。孔子是大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还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对学习有帮助。(4)依据材料三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可知孔子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的核心思想是“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