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唐朝时期的社会历史,以“唐朝兴衰”为主

题目描述

【题目】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唐朝时期的社会历史,以“唐朝兴衰”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阅读材料——赞升平治世)

材料一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釆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最终开创了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1)阅读材料说说,“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指的是哪一治世局面?依据材料一,归纳促使“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出现的因素。

(搜集诗歌——观民族关系)

材料二  “文皇南面坐,夷狄〔少数民族)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2)材料二中被誉为“天可汗”的“文皇”是谁?“夷狄千群趋”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朗诵故事——析对外交流)

材料三  一道道难关过后,玄奘走遍印度各地,搜集和学习了各种佛学经典,他还出席了戒日王主办的全印度佛旨辩论会,并成为论坛主人。……经历了17个春秋,玄奘携带357部梵文经书回到长安。玄奘历尽千辛万苦,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3)阅读材料三,我们可以从玄奘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唐朝时期,历经艰险远渡日本的僧人是谁?

(浏览图片——赏文艺作品)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4)材料四中的图一是谁的作品?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代文学艺术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数据——揭转折真因)

材料五  下表反映的是唐代人口数量变化的情况。

时间

649年

705年

726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821年

人口(人)

19000000

37140000

41410000

45310000

52910000

16900000

15760000

 

 

 

 

(5)观察上表,你会发现什么规律?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贞观之治唐太宗懂得任用贤能、虚心纳谏、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2)唐太宗 唐朝的强盛以及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3)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鉴真(4)吴道子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知识文人队伍的发展壮大。(5)规律:649-755年人口持续上升,755-821年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 安史之乱

(1)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开创的“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指贞观之治,根据材料“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釆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可知,该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唐太宗懂得任用贤能、虚心纳谏、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材料中的“文皇”是唐太宗,因为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夷狄千群趋”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唐朝的强盛以及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得到了少数民族的拥戴。(3)根据材料“玄奘历尽千辛万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玄奘身上学习到的精神有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等精神。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历经艰险远渡日本的僧人是鉴真。(4)根据材料图片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文学艺术繁荣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知识文人队伍的发展壮大。(5)根据表格发现649-755年人口持续上升,755-821年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呈下降趋势.主要因为安史之乱,生产受到破坏.再加上之后的长期战乱,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于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使注册的人数也日益减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