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请回答:(1)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谁?他的哪一条变法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2)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言”指哪个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进步意义?(3)请结合上述两场改革简要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商鞅;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鲜卑族;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3)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商鞅,商鞅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他的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言”指鲜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的进步意义是: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互相渗透文化,习俗;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是每个构架发展进步的必要措施和手段,改革要适应本国的国情,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者应该具有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和魄力,改革的正确与否,关系了一个国家的未来。【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大变革的时代的相关知识,掌握商鞅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的作用: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