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3:20:14

(文明城市 共同创建)

题目描述

【题目】(文明城市 共同创建)

材料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一觉醒来你生活的城市不见了。16日开始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正进入最严重时段,扩散至17省区市。至19日全国重度霾影响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是今年来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霾过程。石家庄PM2.5更是爆表…请珍惜你的城市,提升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

材料二:杭州滨江的一大片粉黛乱子草,最近成了“网红打卡地”。然而很多人来拍照时,不是乱踩就是一屁股坐进去,原本站立挺直的“粉黛”,如今大片大片被压倒…管理这片花田的郑阿姨,为劝阻游人,喉咙已经喊哑,但仍然无济于事。

材料三:正定县荣国府景区,开设‘垃圾兑换点’不仅把垃圾废物利用了,游客还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小物件;还有很多志愿者,捡拾垃圾,引导车辆整齐有序停放。市民争做文明游客,自觉遵守文明出游规范,尊重旅游地风俗习惯,使文明旅游深入人心、见于行动……在石家庄市各大景区,文明游览成为风尚,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生态环境国情?

(2)请依据材料三分析,游客怎样才能避免材料二中问题的出现。

(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概括创建文明城市与公民素质之间的关系?

答案解析

(1)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中“全国重度霾影响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等”体现我国雾霾天气严重。说明我国的生态环境国情是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据此回答即可。(2)材料二体现了游客的环保意识差,材料三体现了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结合材料及教材知识,可从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宣传、落实具体行动等方面来回答。(3)本题考查创建文明城市与公民素质之间的关系。结合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可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公民素质体现社会的文明、创造文明城市活动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等方面来回答。

(1)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2)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2)创建文明城市与公民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公民素质体现了自身素养和社会的文明,有助于创建文明城市;创造文明城市活动,通过宣传等方式,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