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答案解析

(1)郡县制;分封制。(2)事件:颁布推恩令。 作用: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3)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4)作用:巩固统治(或: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1)据材料一的“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郡县制。秦朝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根据材料二的“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将封地再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3)依据材料三的“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郡县制,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了统治。由此可知,题干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巩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