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1)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

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2)为纠正材料中所叙述的错误,列宁采取的重大举措的特点是什么?1928----1937年,苏联“用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材料三:毛泽东说“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3)为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该举措的实施有什么意义?此后,我国开始了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失误?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2)允许导致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制定并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解体、东欧剧变(3)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 义工业化迈进。出现了“左倾”错误(或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中毛泽东正确分析敌我形势,作出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第一小问,材料二指的是苏俄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三年国内战争的结束,原有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此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导致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第二小问,1928年—1937年斯大林制定并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小问,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联和东欧由于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重大波折,主要表现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水平很低,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的经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五年计划。第二小问,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摆过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向社会主 义工业化迈进。第三小问,1956年我国的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接着于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都是探索时期出现的严重失误。(4)根据材料可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的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