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是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请根据相关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是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请根据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1)请将材料一中①至⑤的内容依次填写完整。

(2)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革命事迹还有很多,请举一例说明。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否符合福泽谕吉的观点?请具体论述。

答案解析

(1)①洋务运动,②公车上书,③三民主义,④新文化运动,⑤陈独秀。(2)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近代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事迹:创建同盟会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3)不符合。福泽谕吉认为应先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再学习西方制度,最后学习西方技术(或人心--政令--物质);中国的近代化与之相反,先学习技术,再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1)①依据所学可知,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②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给光绪帝的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③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④⑤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近代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汇集革命力量,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不符合福泽谕吉的观点;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福泽谕吉认为应先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再学习西方制度,最后学习西方技术;中国的近代化与之相反,先学习技术,再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