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赞誉的是哪一位思想家?请结合所学,说出他在治国及教育方面的主张。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说出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文化遗产名称。任选其一,说明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3)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三中与图1相关的历史事件名称。综合两张图片内容概括一个共同主题。

材料四: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年,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水每斗十五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统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财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社甫《忆昔》

(4)依据材料四、五描述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状况。(三个角度)

答案解析

(1)孔子;仁或为政以德、因材施教等。(2)隋朝大运河;明长城作用: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发展。(3)文成公主入藏;主题:体现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4)政治清明,经济农业发展,文化昌盛

(1)根据材料一“山东孔府”“北京孔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世师表”赞誉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他的治国主张是“为政以德”;教育方面的主张是“因材施教”等。(2)根据材料二图1“洛阳、涿郡、余杭”,图2“鸭绿江、嘉峪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可知,图1是隋朝大运河;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可知,图2 是明长城。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3)根据材料三中图1是《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图1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图2是顺治帝与五世达赖,可知,清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因此两张图片的共同主题,都体现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4)根据材料四“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年,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材料五“忆昔开元全盛日……公私仓廪俱丰实。……男耕女桑不相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唐朝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状况,都体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农业发展,文化昌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