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8:43:43

    材料一  铜钱制度是清代币制的主要内容。在价值规律的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铜钱制度是清代币制的主要内容。在价值规律的作用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银钱比价,总是离开清政府的“定例”而上下波动,有时波动的幅度较大。在晚清以前的近二百年间,银钱比价波动常常成为困扰清朝政治经济生活的严重问题而备受朝廷重视。

雍正即位后,即着手对铸币制度进行改革。雍正五年,“定以铜铅各半配铸制钱,”将铜六铅四改为铜五铅五配铸,后来各朝都按这一比例铸钱;把改革铜钱铸重作为稳定铜钱价格和杜绝铜钱流弊的重要手段,规定各钱局按铜钱每文重一钱二分铸造,此后,钱文铸重一钱二分成为定制。……京城户工二局鼓铸用铜400万斤,后逐渐扩大到630余万斤,尽归云南办运。各省铸钱亦大部分采用滇铜,滇铜替代洋铜成为各铸钱局的主要原料,长期以来困扰清政府的铸钱用铜问题完全得到解决。为保证铸币制度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雍正皇帝还颁布法令,严禁民间使用黄铜器皿。另外,严令打击私铸和使用私钱,并定各级官吏失察之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进行币制改革意义。

材料二  1644—1683年,清朝执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商船出海贸易,显然是针对沿海抗清势力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前所面临的“反清复明”问题已经烟消云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置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在这些港口沿线及邻近地区,也都允许进行对外贸易,例如广东的潮州、高州、雷州、廉州、琼州等四十三处,福建的厦门、汀州、台北等三十多处,以及浙江、江苏沿海多处港口都是开放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且对丝绸、茶叶等出口商品的出口量加以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口贸易规定了许多禁令。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

(1)意义:根据材料可知,雍正皇帝进行币制改革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故进行币制改革有利于给清政府带来大量铸息银两;促使清代铸钱事业大规模发展;给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2)变化:根据材料一中“清朝执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到康熙二十三年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沿海多处港口都是开放的得出由由海禁政策到多口通商,据材料一中再到乾隆年间,只开放广州一地对位贸易,且“对丝绸、带叶等出口商品的出口量加以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口贸易规定了许多禁令”说明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据材料一中“针对沿海抗清势力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得出平抚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分析当时平定叛乱,完成统一,国力强盛,从经济上看,主要是小农经济自身的抵抗力,从思想上看,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闭关锁国。

(1)意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控制了铸币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规范了铸币制度,便利了货币的流通;降低了铸钱成本,给清政府带来大量铸息银两;促使清代铸钱事业大规模发展;给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2)变化:由海禁政策到多口通商,再到闭关锁国(一口通商)。原因:平抚东南沿海地区的抗清力量;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国力强盛;以天朝上国自居,缺乏对世界大势的认识和小农经济的防范意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