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
题目描述
【题目】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 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除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皮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皮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革的人,到岭南去成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迫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皮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 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 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皮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皮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后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9世纪开发西部,以里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完全南移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和清朝时期为管理西藏采取了那些措施,各举一例?
(4)根据上面材料可以得出,我国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解析
(1)分封制 郡县制(2)南宋 1)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2)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3)北方战乱,南方安定4)政府的支持(任意三点即可)(3)元:宣政院 清:驻藏大臣、册封班禅额尔德尼、达赖喇嘛(4)统一性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和秦朝的相关知识,西周建立后,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将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这种制度称之为分封制;而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个郡,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分封制、郡县制。(2)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北方战乱,南方安定,再加上政府的支持。(3)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和清朝加强西藏地区管辖采取的措施,元朝建立后,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从此西藏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政府时期,设立驻藏大臣、册封班禅额尔德尼、达赖喇嘛的封号,共同管理西藏地区事物,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元:宣政院,清:驻藏大臣、册封班禅额尔德尼、达赖喇嘛。(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除段”,“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是:具有统一性。
相关试题
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HCL-
2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这是我国
(单选题)气焊奥氏体不锈钢时,加快焊接区的(
(多选题)工作完毕,清扫现场,关闭风、电源,
【判断题】 电信产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例如为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
2014年“十一”长假首日,上海某旅行社一位
疫情之下,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政策,包括对纳税
下列关于综合理财产品(计划)销售管理的做法,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声级计的传声器可自行拆卸。
描述使用钳式紧线器紧线过程。
下列项目目标中,不属于测绘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目
水冷壁运行中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自动主汽门的作用是:在正常或事故停机时调节和
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道德品质的升华、政治素养
深层搅拌法在确定加固方案前,应查明加固区内详
液压缸属于辅助零件。
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执行世界货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