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日出》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题目描述
试述《日出》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答案解析
主题思想:
《日出》展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都市生活的图景,对现实的揭示和剖析更加深刻,剧作家借此表达出对旧制度势不两立的彻底批判态度,也表达出他戏剧审判创造中对“日出”的憧憬。
人物形象塑造:
在《日出》里,剧作家带着深厚的同情描写下层社会“不足者”的苦难,沦落风尘却有“金子般良心”的下层妓女翠喜的煎熬,落入魔爪的“小东西”的以死抗争和失业小职员黄省三在贫病中的挣扎无告。同时,也以近乎漫画的戏谑手法勾勒上层社会“有余者”的群丑图。这是曹禺喜剧才能的最初显现。这里有俗不可耐的富孀顾八奶奶,油头粉面的“面首”胡四,虚伪做作满口洋文的张乔治,包括逢迎狡黠的茶房王福生,构成令人鄙视和憎恶的又一世界。在这对立的两个世界里,人物都是充分强化与简化的,而在这两者之间,以卑琐和孤注一掷的方式向上爬却终于失败的李石清性格最复杂。他卑琐而又不甘于贫贱,在强烈的爬上“有余者”的欲望驱使下.他不择手段谋求“翻身”,一方面无情地裁削像黄省三那样贫病无依的小职员,另一方面又以偷看银行抵押合同要挟潘月亭。为了逢迎“有余者”,他不顾自己的儿子病重,让太太陪达官贵人打牌。他憎恨“这个世界没有公理,没有平等”,诅咒自己“不要脸”,“不要人格”,但这只能驱使他“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拼”。《日出》正是在这一些人物的徒然挣扎中显示“宇宙的残忍”,即“人被捉弄着”的困境。
陈白露是《日出》的中心人物,她美丽、聪慧,总是将她骄傲的心态化作嘲讽的笑挂在嘴角,然而又不时流露那种漂泊人特有的倦怠和厌恶。因此“在热闹的时候总想着寂寞,寂寞了又常想起热闹”。她以前的恋人方达生来访,唤醒了她对“我从前有过这么一个时期”的回忆:“喜欢太阳”、“喜欢春天”、“喜欢年青”的爱华女校的高材生“竹筠”,因为父亲去世,“家里更穷”而“一个人闯出来”,跟一位诗人到乡下度过一段“天堂似的日子”,又在“平淡、无聊、厌烦”中分手,成为“卖给这个地方”的交际花。一方面,她珍藏着自己美好的记忆,珍藏着她的骄傲和正义感,她是那个黑暗丑陋世界的一线光明,她嘲弄那些玩弄她的人,她也能挺身而出救助贫弱无依的“小东西”;而另一方面,像寓言中那习惯于金丝笼的鸟,已失掉在自由的树林里盘旋的能力和兴趣。她“要人养活”,她要享受,她不能也不愿走出旅店豪华的休息室,最终在她的靠山潘月亭破产后,绝望而又不无留恋地微笑着服下安眠药,在日出前永远地睡去。陈白露的死,是人性、人的美好希望、人的美好追求最终被金钱社会的罪恶魔爪扼杀、泯灭的悲剧。
艺术特色:
《日出》在艺术形式上是一次新的创造。曹禺创作《雷雨》时借鉴了易卜生《群鬼》的“回溯式”结构。当创作《日出》时,他要超越西方“结构剧”、“一类戏所笼罩的范围,试探一次新路”。《日出》在戏剧结构上有如下特点:
(1)矛盾冲突的生活化。即不再将戏剧冲突交织在几个人身上,也不再设置主要戏剧冲突,而是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方法从多个侧面来表现社会生活,用诸多生活的片断像绘画中的“色点”一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2)矛盾冲突和生活画面虽然较分散,但有其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由内在的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和外在的串缀垒剧的串线人物去达到的。
(3)采用暗场处理的方法,对戏剧结构起辅助作用。未出场的金八,作为始终牵制着场上人物命运的阴影,在结构上也成了各种事件的一条潜在的连缀线;而反复出现的打夯工人的歌声,构成一种氛围,客观上也起到了对全剧节奏的协调作用,增强了戏剧的整体感。
相关试题
名词解释:信度
A公司向Y银行申请贷款100万元,并提出以其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营养不良的常见护理问题有哪些?
成批生产或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类型属于 (
为防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利用其特殊地位,损害
简述进口配额制的含义及其主要形式。
术后预防肝性脑病的措施有哪些?
《元典章》
“如果与宪法相抵触的立法机关法案是无效的,这
名词解释:社会知觉
帕森斯认为,组织必须具备的特质是()A适应环
名词解释 半变动成本
( 14年4月真题)《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
简述生长、发育、成熟、发展的概念。
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是()A顾客
根据民事法律关系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
影响老年人活动的因素有 ( )A最快心率下降
国际护士会在英国伦敦成立的时间是【 】A1
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