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政思想?这一思想可以从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家主张中找到理论依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在发展经济上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材料二 626年(武德九年)九月,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627年(贞观元年),又说:“朕以天下为家。”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2)材料二体现出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怎样的治国理政精神?试以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举例说明。
材料二 唐代文化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波斯、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各国都称中国人为“唐人”。
(2)依据材料和学过的知识指出,唐朝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主要史实有哪些?依据材料分析指出,唐朝对外交往能够持续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思想: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或民本或爱惜民力);依据:孟子等;做法:减轻农民负担。(2)精神:平等、友善、宽厚仁慈、政策开明等。史实:文成公主入藏;北方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其他言之有理也可,1项即可)(3)史实: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尊重波斯、大食的风俗等。原因:唐文华呈现兼容的气度;唐政府尊重外来文化。
(1)第1问:根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唐太宗具有朴素的民本观,具有爱惜民力,体恤百姓的治国理念。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其理论的表现。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第1问:根据“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以天下为家”“朕独爱之如一”等材料可知,唐太宗主张对待各民族应一视同仁,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之时,带去了大量的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书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定了汉藏友好往来的基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少数民族拥戴为“天可汗”。(3)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对外开放,兼容并蓄。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华交流学习;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并宣传中华文化等。第2问:根据材料“唐代文化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以及“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可知,唐朝时期对外交往能够持续繁荣的原因是,唐文化呈现兼容的气度,唐朝政府尊重外来文化。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存款人已在银行网点开立基本存款账
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学系小组收集了下列一组
(单选题)附子与干姜均有的功效是()
下列与存货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心理分析是指依据()的理论,通过分析投资者心
耐火浇筑料砌筑的施工程序中,防水剂涂刷的紧后
关于城镇下岗失业的就业基本特征,表述错误的选
碎煤机运行中注意观察碎煤机什么变化情况?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是处理大量的数据,
关于网篮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如何用战略性眼光思考,必须要先理解战略性思考
医院信息的核心是()。
下列名词中,哪项是指人们在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字经》中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吊顶工程应对( )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当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土质较弱,且要求基
焦炭jiüotàn
防治锈病应选用()。
设函数,则Q′(x)等于:()
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可能借记的科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