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5:47:31

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摘自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1)材料一中“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这一行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2)请说出在以上年代发生的革命运动名称及其领导人。

材料三  见下图

(3)根据上图分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优先发展的企业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又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深刻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这一“深刻的变化”对中国农民及农业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1895年”“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称为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战败。因此材料一中“失败”指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898年,农历戊戌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变法开始。但戊戌变法触及了顽固派的利益,以慈溪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了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1851年和191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称“太平军”。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在孙中山的领导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武汉三镇取得了胜利以,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在一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新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因此重工业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是工业布局重点在东北。(4)根据材料四“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又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辛亥革命; 孙中山。(3)重工业;工业布局重点在东北。(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