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35:34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

题目描述

【题目】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发展历程——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历程)

(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获得新生”指什么历史事件?“登上舞台”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材料二  (知识图示一一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2)依据以上的“知识示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分析数据一解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现象)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的数据变化,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农村政策的尝试?图二内容勾勒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什么?

材料四  (中国智慧一注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38年前的春天,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28年前的春天,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改十年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中国的建设画卷渐次铺开,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上演。

(4)写出中共十五大确立的指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

答案解析

(1)依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获得新生”指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登上舞台”的历史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中国人民此从此站起来了。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依据以上的“知识示图”分析可知,①良好开端指的是中共八大;②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前的物质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主要任务的制定都是正确的,所以说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依据材料三中图一的数据变化,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图二内容勾勒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4)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五大确立的指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是邓小平理论。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①中共八大;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邓小平理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