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3:13:09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圣雄甘地是印度国父,他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用和平的方式获得了独立解放,也给迷茫和狂乱世界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光明。

材料一

非暴力的核心是爱和感化。甘地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虽然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带有很浓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是也表现出他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强烈追求。

——朱明忠《学者评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二

非暴力抵抗是一种自我纯洁的过程,而我们的斗争又是一个神圣的斗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自我纯洁的行动,似乎是很恰当的。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孟买的总罢市是完全成功的……那时的盐税是极不得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还有过一次争取取消盐税的强大运动。我因此建议人民可以置盐税法于不顾,在各人家里,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把这两本书加以重版并公开售卖似乎是进行文明的不服从的最轻易的办法。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甘地倡导“非暴力抵抗”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印度民族独立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理解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甘地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他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强烈追求”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可以联系印度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从资本主义、英国的殖民统治等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利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联系所学,从民族独立的角度的分析。

(1)来源:印度传统宗教;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根源: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英国殖民者的高压殖民统治。(2)内容:号召罢市、绝食祈祷、自制食盐和售卖禁书。影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最终独立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